■市场前瞻
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自动驾驶布局重点
美国
以创造应用环境为主。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去年发布了《自动驾驶车辆声明》,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分类,并对部分州允许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基本建议。
欧盟
持续资助自动驾驶研发项目。欧盟依托历次框架计划对自动驾驶开展了长期持续的资助,开发了一系列实验车型。包括大陆集团、沃尔沃、大众等17家机构参与。
日本
发挥大型车企主体作用。2012年6月,日本国土交通省召开研讨会研究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用化,类似的研讨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,丰田、日产、富士重工、本田、马自达等大型车企参与研究。
中国
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与应用与国外相比虽然还有一些距离,但也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。自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国内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以来,多种实验车型不断涌现,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。
无人驾驶的概念已被炒得火热。据外媒报道,就连主打搜索引擎的百度也正在试验自己版本的无人驾驶汽车,预计首款原形车将在2015年亮相。“自动或半自 动导航与驾驶交通工具”已经被麦肯锡公司列为未来12 项可能改变生活、企业与全球经济的颠覆性技术。据思迈汽车信息咨询公司预测,至2035 年,北美、中国和西欧将成为自动驾驶的三大主要市场,占比将分别达到29%、24%和20%(约350、280和240万辆)。
这项被热炒的技术走向产业的道路上还有哪些坎儿要迈?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剖析了自动驾驶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,指出成本、安全性等因素仍是制约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的瓶颈。
辅助驾驶是产业化的切入口
当前,随着自动泊车、定速巡航等计算机辅助驾驶逐步投入应用,市场对辅助驾驶乃至自动驾驶的需求已初见端倪。据博世公司预计,2013至2017年智能化辅助驾驶市场规模将以每年33%的速度增长。
辅助驾驶技术利用多种传感器(如雷达、压力传感器、加速传感器、摄像头和超声波等)实时检测汽车、驾驶人员和道路环境,并通过声音提醒、主动干预等手段对驾驶进行辅助。主要包括状态检测、视野改善和操控避险三大类。
目前,车道偏离报警、驾驶员疲劳检测、夜视系统、倒车辅助、紧急避撞和智能泊车等已开始广泛使用且得到了认可,正在向更加自动、安全的智能化方向发展。 未来,大数据技术将使得汽车与环境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成为可能,车载系统实时识别行驶环境并迅速处理,为自动驾驶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“智能安全”成为研发热点
自动驾驶利用多种车载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环境,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,根据实时路况进行动态路径规划,从而实现车辆自动、安全、可靠的行驶。其技术发展涉及导航技术、传感器技术、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,主要包括三大系统:定位导航系统、环境感知系统和规划控制系统。
纵观全球自动驾驶发展现状,可以看出以事故预防为目的的“智能安全技术”是未来汽车安全技术的趋势,也是自动驾驶商用的重要阶段。典型的智能安全技术包 括:车辆自适应巡航电子控制(ACC)、车辆纵向行驶走停巡航电子控制、车道偏离预警及车道保持电子控制、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电子控制综合、协调化集 成式汽车主动安全电子控制系统等。
成本过高、安全性等问题亟待解决
由于市场前景预期向好,自2010 年谷歌正式开始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后,各大车企纷纷加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,自动驾驶成为了车联网之后又一必争领域。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指出,目前,自动驾驶产业化与广泛应用还存在着成本过高、安全性难以保障等多方面的障碍。
目前,自动驾驶汽车的造价整体偏高,如谷歌自动驾驶车的造价在30万美元以上,阿联酋阿布扎比市采用的“无人车”单辆售价80万欧元,日产公司计划到2020年才能推出消费者可接受价格的自动驾驶车型。
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,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也有待提高,交通事故带来的责任问题尚没有明确立法,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规范与法律法规还是空白,这也是影响自动驾驶商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
自动驾驶真正广泛应用并实现智能交通,需要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与建设,目前只有美国、日本等少数国家开展了有关规划。综合来看,汽车厂商在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,战略规划明确、具体步骤谨慎。